本文轉自中國經濟時報搜狐文章
本報記者 張一鳴
中國的價格評估行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期,市場增長潛力巨大。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日前舉辦的中國價格協會價格評估分會第一屆二次理事會上獲悉,2017年價格評估行業業績顯著,全年業務總量超50萬件。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受理及完成司法案件的業務量共計14.31萬件,完成標的金額共計63.90億元;受理及完成社會委托的業務量共計31.50萬件,完成標的金額405億元;受理及完成價格咨詢的業務量共計4.5萬件。
本報記者獲悉,中國價格協會是2015年《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發布后,首批進行脫鉤試點的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
中國價格協會會長陳峻認為,隨著價格評估市場空間的不斷拓展,綜合監管將進一步加強,價格評估行業應將視野放得更寬一些。“價格評估行業是從涉案物品、贓物估價開始的,延伸到各種財物、資產。目前,對于財物的價格評估鑒定已不是難題,未上市股票、無形資產、不可再生物品、文物藝術品等領域的價格評估將是價格評估行業的挑戰和機遇。2018年,中國價格協會價格評估分會將進一步摸清價格評估行業現狀,補好價格評估行業短板,加強行業制度和執業規范建設。”